金秋硕果,丰收九月。秋分时节,百果收仓,正是老家榧果收获的季节,我不由自主惦记起老家香榧成熟那股沁人心扉的清香味。
艳阳高照的秋日,我驱车回老家,路径桃子口,遇见益山在路边香榧种植园,我用车喇叭打了招呼,靠边停下车来到地埂上。益山见我,顾不上寒暄就带我走进他的“龙凤榧”种植园,“今年‘龙凤榧’又是一个丰收年”,益山兴奋地告诉我。
益山姓吴,学名叫吴益需,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,锦南锦源村荷花塘人。荷花塘是个九山半水半分地的小山村,开门见山,家里排行第三,“益山”的名字就这样来了。吴益山初中毕业,回家务农,挖笋、钩竹梢、做毛料,心中有一股闯劲的他,不甘待在小山村里碌碌无为,20岁出头,独自一人去临安赵村的青龙口办起了养殖场,开启了人生首次创业之路。由于经验不足,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。后来,成了家的吴益山带着妻子到临安开了家餐饮店,当起了个体户,再次踏上创业之路。那些年,潜心经营的吴益山把自己的餐饮店经营得红红火火,创业也小有成就,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,有了积蓄并在临安买起了房子做起了城里人。
益山老家荷花塘,山里除了翠竹林外,还有山湾山坳里成片四季绿荫荫的榧树,百年树龄的榧树也比比皆是。这些榧树结的果都是木榧,颗粒大口感差,上不了市场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,诸暨有了香榧,榧果市场还很俏,村干部领着部分在家务农的村民代表到诸暨参观学习香榧嫁接技术。几年后,荷花塘第一批嫁接的香榧成功产出,果香味醇壳薄的香榧上了市场,小山村林农尝到了香榧变成钱的甜头,就这样,嫁接种植第三棵“摇钱树”渐渐地在荷花塘这个小山村悄然兴起。
香榧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,每株香榧要通过雄香榧开花的花粉授粉,才能结果,所以产量有大小年。在外经营餐饮业的吴益山,从诸暨到临安销售香榧苗木来店里就餐的顾客中了解到,香榧苗木品质优良是香榧产出质量和产量的重要要素。当时香榧苗木市场良莠不齐,许多林农盲目采购苗木,存在一定的风险。2008年初,一个偶然的机会,吴益山看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亚林所专家韩宁林撰写的《香榧栽培技术》,里面提到专家在香榧种植群调查,首次发现了雌雄同株同枝香榧品种的存在。看到这信息,吴益山就像看到了老家香榧林的春天来了,骨子里那股闯劲再次冒出,萌生了回家培育种植雌雄同株的香榧苗木念头,让家乡林农有机会就地采购到优质的香榧苗木。他与妻子商量,转让了生意兴隆的餐饮店,回老家投资了100余万元,在锦源深湖里租赁了50余亩土地,建了“金土地”种植园,开启培育雌雄同株香榧苗木品种,踏上了当新型农民的历程,从而与香榧结上了缘。
吴益山请教林业专家,与浙江农林大教授进行科技知识帮扶结对,参加成人高中、成人大专的自学,获得大专文凭。翻土、播种到嫁接培育管理,起早摸黑,耕作劳动,吃住在种植园,吴益山转变角色,再次当起了农民,一个用科技支撑和知识武装,创新创业的新型农民。经过几年不懈试种,2015年4月初,吴益山香榧苗木基地首批试验培育的5000余株雌雄同枝同株的香榧新品种“龙凤榧”开花了。看到一朵朵黄色的花蕾绽放在小香榧树苗上,黄色的花粉,随着春风微过,受进雌花里,乐得吴益山心里也开了花。雌雄同株香榧苗木培育成功后,经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的品种特性认定,新品种命名为“龙凤榧”,填补了临安香榧植物雌雄同株香榧苗木的空白品种,果实比一般香榧松酥,含油量高,果实经炒制后脱衣特别好,回味醇香甘甜。“龙凤榧”苗木名声鹊起,不仅进了里外三村、附近乡邻林农的山间地头,诸暨、绍兴等地的林农也纷纷慕名前来,“龙凤榧”成为林农共同富裕路上的“摇钱树”。
人间有味是清欢。与香榧结缘的益山,对书画也十分钟情。从小喜欢书画的他,2008年拜师临安书法名家学习书法,去梦想小镇学画画,十几年坚持坚守,成为了临安区书法协会会员。一个拿起锄头遨游在田园收获的梦想里,放下锄头拿起笔杆,沉醉在诗情画意的清欢中,是美丽幸福新农村新型农民的一个缩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