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,老板说晚上聚餐,舟山渔场吃海鲜。海鲜不是我的菜,因为我要长痘,正在犹豫之间,老婆来电,说是表嫂晚上要来我家吃饭。这可是新鲜事,老家亲戚有好久没人来我家串门了,于是就果断地婉拒了海鲜。
今天来的表嫂是大姑妈家的二表嫂。
那个年代,光荣妈妈盛行,舅表、姑表一大串,一双手数不下来。大姑妈家离我家比较近,五里路,来往也比较密切,特别是二表哥和二表嫂性格豪爽,好说话,来往得多一些。近些年,大人相继离世,我们离家在外,来往得很少了。正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,甚至有些亲戚都不认识了。
回到家,二表嫂坐在客厅,叼着烟,看着电视。弟弟也在,今天她是搭我弟弟的车出来办事的,顺便来我家串下门。二表嫂一点没变,上次见她都想不起什么时候了,但一点没变,一下子就认出来了,特别是还一头乌黑的头发,戴着项链,一点不像快六十的女人。
二表嫂和二表哥是一对活宝,性格刚烈豪爽,而且是酒友。每日必酒,白酒,一人三四两,不是你买就是我买,本来两人话就多,一口酒下肚,就鸡飞狗跳,如有不顺,便是悲剧,你追我赶,如相谈甚欢,便是喜剧,人家以为是发了什么大财,整个青柴湾都听得到他们的哈哈声。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,第二天照旧,酒菜上桌,一幕幕人生话剧演得轰轰烈烈。
一番招呼之后,往事旧提。这几天说是气温下降,却明显地感到闷热。可能坐车,开着空调着了凉,她喉咙有点沙哑,听着像公鸭打鸣,有点不习惯。但不影响我们嘻嘻哈哈说着往年有趣的事。她是性格开朗的人,嗓门又大,一件事说完都要哈哈哈地一声大笑,随后一口烟,吞云吐雾,像极了电影里的老大。她是新二村甚至岛石有名的“风云”人物。
不一会,大哥和侄女也到场。饭局开始,由于来得匆忙,菜不丰盛,但酒是少不了的。我家没人喝酒,只有以前喝剩的烧酒,有点烈,正合她的胃口。
二表嫂虽是大老粗,十七岁就抽上了烟,自然文化不高,但道理都懂,做人原则也把握得十分到位。那时候,家里穷,大家都穷,特别是我家,姑妈家,穷得有点厉害。她嫁给我表哥也是十分突然的事,表哥部队刚退伍回家,表嫂见都没见过,就成了我表嫂。很小的时候我和弟弟随父亲转到临安,哥哥和姐姐就借宿在姑妈家,很多事我都不清楚,有些事哥哥知道一些,说过我也忘记了。酒席间说说笑笑,我们喝光了可乐,吃好了饭,她杯子里还有酒,见我们吃好喝好,就加快了速度。老婆的菜可能不合她的口味,吃得不多,饭也只吃了一小碗。
农村里的故事比较多,她的故事显得更多一些,一口气说了好多,我消化晚饭也来不及,她的故事消化更来不及。穷的时候真吃了些苦,表哥虽然是部队回来的,口气也大,但料理家务一点不行,人情世故也差了些,很多事都是表嫂解决的,甚至打架骂人的事,都是她独挡一面,表哥只能站在她身后犟犟嘴。他做生意亏了很多钱,也是表嫂想办法还掉的。姑妈一家人说话都有一个特点,喜欢比划着手势,特别是姑妈,完全可以和陈佩斯或者赵丽蓉上台表演个节目,不但说话出口成章,头头是道,道道是头,那表情那手势真是绝了,绘声绘色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是绝配。表嫂可能是有天生的艺术细胞,也可能是耳濡目染了姑妈的本事,故事接着一个故事,我是听着新鲜。每说完一件事,抽一口烟,又是一阵哈哈大笑,每个声波在餐厅客厅房间里振荡,嗡嗡发颤,分贝极高,不知有没有影响了楼下的邻居。
饭后,又点上一支烟。好像酒上了头,准备继续讲故事。大哥有事要走,于是大家相约一起去泥山湾我大哥家玩,我负责洗碗就没去。
表嫂肯定是上头了。不一会,她回来,拆了第二包烟,又和我在餐厅聊了起来。表哥性格很犟,有时十头牛也拉不回,穷的时候,差点离婚,想想他没有女人,不会家务,又可怜,勉强凑合着过了下来。
表嫂一支烟接着一支烟,数落了表哥,要递给我一支烟,又开始说起其他的事。我朝她摆了摆手,像个学生认真地听她讲。她说别看我没读书,我懂得挺多的。果真,说起来一套一套的,还真那么回事。我想她要是读了书,肯定不是我表嫂了,也不是新二村的人物,应该是临安人物或者是浙江人物之类的。